2013年10月19日,慕尼黑安联球场,彼时衣冠楚楚——他当时还习惯身着西服——的瓜迪奥拉,礼貌地走在边线处,与来访的美因茨主帅托马斯-图赫尔握手寒暄。
当时,瓜迪奥拉还更像是安联球场的“游客”,在巴塞罗那打造了震古烁今的王朝球队后,他选择了休息一年,用来充电和思考足球。2013年夏天,他怀揣宏愿挂帅拜仁慕尼黑,意图重塑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球队,一支刚刚在海因克斯麾下豪取三冠王的冠军之师。
巴伐利亚人喜欢的快速进攻和侵略性盯人战术正在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瓜迪奥拉带来的耐心组织、区域防守和紧凑的阵型结构,这将扼杀德甲对手的反击,让拜仁完全控制场面。
某种程度上,瓜迪奥拉的改造,可以视作范加尔执教拜仁时理念的回归,同时还融入了克鲁伊夫从阿贾克斯带到巴塞罗那的想法。在诺坎普,瓜迪奥拉曾是克鲁伊夫手下的中场大将。
传控足球的基本理念在于:密切关注场上空间、球员跑动和彼此的呼应,通过传递化解防守,实现整体的阵型压上。同时编织起一张传控网络,通过“不让对手得球”的方式,从源头上切断可能的反击。他们会努力让球在对方半场运转,使得危险远离本方球门。
这种理念有一个专有名词:Juego de Posicion,站位游戏。
瓜迪奥拉对一些球员的位置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,比如在他手下改踢后腰的拉姆
花费了数年时间,瓜迪奥拉才将拜仁慕尼黑改造成一支主打阵地战进攻的球队。改造结束后,他就前往曼城,在一个全新的国度,继续实现自己的构想。
但是,尽管一些原则贯穿执教始终,但是在执教不同球队时,瓜迪奥拉的具体战术风格,都有所差异。所谓“站位游戏”,不仅仅是一种体系,而是一种思考足球的方式,随着主教练手下球员和执教环境的变化而发展深化。
防守型中场、边后卫、边锋、中锋,瓜迪奥拉的球队,在这四个位置不断迭代发展。
十年前的秋天,瓜迪奥拉首次与图赫尔兵戎相见。此后,两人先后10次交手。我们将通过三场瓜迪奥拉与图赫尔的直接对话,来追溯加泰罗尼亚人的战术革命:2013年与美因茨的德甲比赛,2016年与多特蒙德的德国杯决赛,以及2021年曼城与切尔西的欧冠决赛。
“1.5个”后腰
球员时代司职后腰的瓜迪奥拉,曾经表达过对身旁队友的“讨厌”。在他看来,双后腰限制了自己的发挥。
“这减少了他在球场上的空间,”马蒂-佩拉尔瑙,瓜迪奥拉自传作者称,“使他无法像自己想要的那样指挥球队的比赛,限制了他在场上的位置。最重要的是,打破了他作为一名球员的基本原则:在接球前,思考下一步传球。”
如图所示,两名后腰同时在场时,会和两名中后卫组成一个尴尬的四边形。而理论上,如果只有一人出任后腰,他将能在半转身姿态下接球,获得更好的向前出球的视野。
在球场上最危险的地方独自作战并不容易。这需要有预判力、良好的体型、紧密的控球,灵巧的摆脱和完美的传球,最重要的是,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和快速决策的能力,引导球队化解对手的压力。
当瓜迪奥拉开始执教巴塞罗那B队时,他在一个名叫塞尔吉奥-布斯克茨的青训球员身上发现了所有这些品质。在拜仁,中场球员习惯了4-2-3-1阵型,他把边后卫菲利普-拉姆改造成了他的唯一枢纽。在曼城,扮演拖后核心的人,则是罗德里。
瓜迪奥拉非常喜欢这一类型的球员,他们能在靠后位置独自承担起枢纽的职责,这意味着可以解放一名中场球员去到更靠前位置,并在后场创造更多自然的传控三角。然而在实际比赛中,他却并没有墨守成规地使用单后腰。
即使是在将433奉为圭臬的巴塞罗那,哈维也会回撤到与布斯克茨平行的位置上接球。在对阵美因茨时,图赫尔试图安排前锋压迫拉姆,作为应对,瓜迪奥拉让“小猪”施魏因施泰格适时回撤轮转,为拉姆提供额外的接应点。
拜仁并没有安排专职的防守型中场,这会限制空间和球员之间的移动,而是依靠球员之间的轮转实现防守。多年来,如此充满活力的“1.5个后腰”,一直是瓜迪奥拉球队的鲜明标志。
但是,空间的开阔与否,取决于对手的压迫力度。另一名中场球员,并不总是需要出现在后腰身侧。对阵多特蒙德。图赫尔安排两名前锋施压,作为应对,瓜迪奥拉调动蒂亚戈前往边路开阔地带接应,再将攻势向中路渗透。
对阵切尔西,图赫尔用狭窄的5-2-3阵型封锁了中路,曼城则令左边后卫内收中路,变阵3-4-3菱形中场——这是瓜迪奥拉在克鲁伊夫执教时学到的。
在用作样本的三场比赛中,瓜迪奥拉的球队,在纸面上排出的都是单后腰的433阵型。然而,正如瓜迪奥拉的导师利略所言:“你永远不会看到球员们固定在阵型位置上,哪怕是他们第一次登场时。”
单后腰,从来都不是死板的教条。它意味着灵活性,一支球队善于利用空间,而非单纯占据空间。有时候,瓜迪奥拉会让另一名中场球员出现在后腰身旁,但是近期,他更喜欢在另一个位置上发挥创意:边后卫。
边后卫还是边后腰?
听起来或许有些古怪,但的确如此:执教初期,在瓜迪奥拉的球队中,边后卫也是需要插上助攻的。
当边锋持球并试图内切时,同侧边后卫会插上,迫使对方边后卫在跟防对位边后卫,放任边锋自由发挥,还是冒着放空边后卫的风险,去贴防边锋两个难题之间做出选择。
在瓜迪奥拉执教拜仁的第一个赛季,球队中还有两名攻击型边后卫(孔滕托和拉菲尼亚),还会参与边锋的进攻配合。
作为一种进攻战术,边锋内切、边后卫套上是有效的。但是在制造人数优势的同时,这一战术需要球员们反复来回冲刺,很容易在转换中暴露破绽——这正是阵地战需要极力避免的。
因此,在执教拜仁的首个赛季,对边后卫战术的再思考就开始在瓜迪奥拉的脑海中孕育。
最简单的解决方法,就是边后卫内收肋部的叠瓦式跑动。相比一味地在边线飞奔,边后卫在压过半场后,需要从肋部向边线扯动,与中锋和同侧中前卫,共同接应边锋。
相比走外线套上,边后卫的叠瓦式跑动为进攻创造了更多的选择,也给对手防线感到更加头痛。在瓜帅拜仁生涯末期的德国杯决赛中,这一战术已经被球员们贯彻地非常到位。
但是,这一战术并没有解决防守端的顽疾:当球队丢球时,边后卫总是不在防守位置上。在进攻端玩出花样前,他们不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吗?
一位相对稳妥的选择,就是安排一侧的边后卫内收成后腰,支援中场。对阵切尔西的欧冠决赛中,津琴科扮演了类似角色。早在2013年对阵美因茨时,阿拉巴和拉菲尼亚都先后试水了边后腰。
边后腰,是一个易于向禁区输送火力的位置。即使被对方边锋打身后的风险依然存在,但是相比前两种战术,边后腰相对靠后的位置,至少可以当对方在中路推反击时进行拦阻。
倘若对方的反击力度一般,那么边后卫甚至可以将位置大胆前提到后腰身边,变成一名真正的中场。这是瓜迪奥拉10年前就开启的战术构想。
“在巴萨时,我就想过这一点,只是没能实践。”曼城主帅告诉佩拉尔瑙,“我想过将左边后卫改造成另一个中场轴心。”在拜仁和曼城,拉姆和坎塞洛都以边后腰而闻名。他们以后卫身份首发,然后在比赛中轮转到后腰位置,参与中场组织和压迫。
边后卫的最后一种,也是最保守的一种打开方式,名为“肘卫”(elbow back),也可以理解为临时的第三中卫。
瓜迪奥拉的球队,总是喜欢在部分场合将阵型演变成三后卫,在组织进攻或是在局部防守时制造人数优势。但是,他最喜欢的变阵思路,已经从后腰回撤至两名中后卫之间(比如拜仁时期的阿隆索),变化为赋予同一位边后卫不同的职责,比如现在的沃克。这样一种更简单的变化,保证了后场阵型稳固,也让作为轴心的后腰球员,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本赛季的曼城,或许是瓜迪奥拉执教生涯中对边后卫的使用最为保守的球队。左边后卫前提边后腰,右边后卫移镇“肘卫”,两人都不会压过半场,在后场组成3-2的防守阵型。更多时候,他们都更像中后卫。
在瓜迪奥拉看来,边后卫上下翻飞的时代,已经被轻易的攻守转换所终结。现在,边后卫们专注于后场,将天空留给边锋。
占据宽度的边锋
宽度,一直是现代足球阵地战的基础。迈克尔-考克斯在关于战术发展史的专著《区域盯防:现代欧洲足球的形成》一书中认为,在范加尔时代的阿贾克斯,边锋“几乎是单纯的诱饵”,他们利用边路宽度,为中路创造机会。
“边锋不需要进入禁区射门,而必须占据边路宽度,感受球鞋脚下边线的存在。”博格坎普回忆道,或许他灵巧的双足,是能够感知到边线的唯一存在。“边锋的任务,就是拉扯对方防线,然后完成突破或者传中。”
内切型边锋的出现和兴起,让边锋的任务复杂化。在拜仁,瓜迪奥拉拥有弗兰克-里贝里和阿尔扬-罗本这两位最优秀的球员,他们都是危险的攻击手,喜欢用强壮的脚内切,然后射门,而不是在边线带球传中。
对于这样的边锋,将他们像图钉一样限制在球场的固定区域,并没有意义。他们需要接近球门。“在巴萨,梅西在中路统治着比赛。在拜仁,里贝里和罗本也可以统治比赛,不过是在边路。”瓜迪奥拉表示。
2013年对阵美因茨,里贝里因伤缺阵,罗本和托马斯-穆勒出任名义上的边锋,实际上更像是中前场自由人。他们有时候在拉到边线处,有时候会出现在肋部,更多时候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位置打出配合,甚至左右换边。
锋线的改变的确卓有成效。边锋四处游走,边后卫占据宽度,拜仁在下半场火力全开,一举攻入4球。
但是,锋线宽度的不足,也带来的防守困扰。由于前场边路缺乏安全的接应点,拜仁球员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有风险的传球尝试,埋下了给对手打反击的隐患。
近年来,很少看到瓜迪奥拉的球队,不让边锋在高位占据宽度。2015-16赛季德国杯决赛,面对图赫尔摆出的3-4-2-1阵型(实际站位更像5-3-2),瓜迪奥拉安排里贝里和道格拉斯-科斯塔压制对方边翼卫,为穆勒和蒂亚戈两名中前卫制造空间,后者则通过不断地大范围调度,为弱侧边锋创造1v1的机会。
拜仁的阵型是循序渐进的,这意味着当边锋内切射门或将球打入禁区时,其他队友已经压上,帮助拦截任何反击。对宽度的利用,是区分瓜迪奥拉接手时那支节奏快速、流动灵活的拜仁,和三年后他离开时留下的节奏缓慢、过分注重控制的那支球队之间的关键区别。
在瓜迪奥拉手下,边锋球员具备不同的风格。在曼城的一些赛季里,他安排萨内和斯特林分别担任顺足边锋,穿插跑动至底线,再做倒三角回敲,或是直接射门。
对阵切尔西的欧冠决赛,斯特林出任左边锋,但是他制造的最大威胁,并非个人强突,而是与身后队友的传跑配合。当曼城流畅的传控诱使对方中后卫位置前提时,斯特林就会突然启动,直插中后卫身后空当。
本赛季,瓜迪奥拉重新将边锋用作强化控制的工具。当球队处于无球状态时,格拉利什和马赫雷斯会占据边路宽度,并不需要横向保护中路。当两人得球时,他们会用盘带控制节奏,等待中路队友跟进。
曼城的边锋本身,都是优秀的攻击手,但就像年轻的博格坎普在阿贾克斯时一样,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拉开宽度。至于进球,那就交给中路的那个人吧。
真中锋还是伪九号?
如果用一项战术创举,来定义执教拜仁之前的瓜迪奥拉,那么关键词肯定是伪九号。
2009年,他把埃托奥和伊布拉希莫维奇两位同时代最出色的中锋降为替补,将年轻的右边锋梅西扶正至阵型顶端。这项创举令世界哗然,至于效果,看看梦三王朝便知。
瓜迪奥拉也许并没有发明“移动前锋”的概念,但是巴萨使用梅西作为“第四中场”的创举,是他们利用传控统治比赛的一个标志性特征。当他来到慕尼黑时,已经在设想将谁置于这一位置了,罗本?里贝里?还是马里奥-戈麦斯?这个角色,是瓜迪奥拉足球风格的重要一环。
事实证明,上述三人都不是瓜帅的答案。尽管表现不错,但是在如何利用跑动将对方中后卫带出防区、如何利用传球实现换位和反跑、甚至如何突然出现在禁区内就地断球等方面,几位拜仁球员的直觉,都难以和梅西相提并论。
对阵美因茨一战,曼朱基奇出任中锋。身为传统中锋,克罗地亚人却相当无私,他乐于为里贝里和罗本让出中路。2014年夏天,拜仁引进了莱万多夫斯基。随后,波兰中锋成了瓜迪奥拉倚仗的进攻支点:不断跑动执行高位压迫、在对方禁区内就地断球。此后数年,拜仁的传控越发走向缓慢和保守,莱万多夫斯基的前场拦截,也变得越发常见。
2015-16赛季,莱万多夫斯基轰进30球,直逼上世纪70年代盖德-穆勒的纪录。然而作为一个整体,2015-16赛季的拜仁,在进攻端却乏善可陈。瓜迪奥拉执教拜仁的首个赛季,“南大王”在34场联赛中打进94球,全队火力点分布均衡。然而在2015-16赛季,虽然莱万爆发,但是全队的联赛进球数,却锐减到了80球。
2016年夏天,瓜迪奥拉履新曼城,他试图重新定义伪九号,来恢复一种更均衡、更不可预测的进攻。和梅西的再次牵手终究没能实现,但是过去数年,他尝试了让锋线球员回撤支援中场的战术,试图通过中前场的人数优势,通过传控撕开空间。两年前的欧冠决赛,瓜迪奥拉就安排德布劳内与菲尔-福登互为犄角,轮流掩护对方冲击禁区。
某种程度上,两位伪九号同时在场,堪称瓜迪奥拉梦想成真——他曾说过,想和1000位中场球员同场竞技。伪九号提供的阵型变化,几乎是不可预料的,制造的人数优势,让他们牢牢把握控球权。
但是,哪怕是上赛季打进了99个英超进球,两年前那场被零封的欧冠决赛,似乎依然是困扰瓜迪奥拉的梦魇。
所以,哈兰德来了。
伪九号还是真中锋的讨论,已经不重要了。与此前共事过的任何前锋相比,哈兰德就是一位纯粹的射手,几乎不需要参与组织。
就像两位边锋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进攻宽度一样,哈兰德的任务,是在禁区内压制对方中后卫,制造进攻纵深,为中前卫提供空间,顺便进个球。
回归正印中锋的尝试究竟成功与否,还有待商榷。就像莱万多夫斯基在拜仁的表现一样,哈兰德包揽了所有人的进球,创造了进球纪录,而整个球队的进球数比上赛季略有下降。
哈兰德这样的正印中锋的登场,减少了外场球员的整体灵活性,球队以往熟悉的轮转换位,流畅程度受到了一定困扰。这就给防守端制造了麻烦,本赛季的曼城,是瓜迪奥拉执教的所有球队中,丢球第二多的。
尽管如此,如果哈兰德能在这两回合攻破图赫尔的拜仁防线,并最终带领曼城夺得欧冠冠军,瓜迪奥拉——一个深思熟虑的实用主义者,经常被误认为是理想主义者——不会介意向一些原则妥协。
变化,才是贯穿瓜迪奥拉教练生涯不变的主旋律。
原文作者:John Muller
原文发表日期:2023-04-11
翻译:叫你蒸蛋泥丶
文章来源:The Athletic